《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 2019》指出,2018 年中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超過4600億元,行業增長率為10%-15%。
不僅如此,《“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設》中要求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發展健康產業等。
“以預防為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思路,意味著營養健康產業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說,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推進保健食品行業發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將我國建設成為保健食品強國。
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
“我國已具備成為保健食品強國的基礎,多年前我們已是保健食品原料生產大國。”盧慶國表示,我國保健食品原料植物提取物的科技水平,也位居國際前沿。不但可自主研發生產用于提取工藝的設備,還在不斷創新應用新的提取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晨光生物共申請專利370件,獲得授權專利230件。日前,晨光生物申請的PCT專利“利用HPLC指紋圖譜鑒別葡萄籽提取物真偽的方法”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發明專利授權,用于鑒別葡萄籽提取物中是否摻假其他提取物。
“我國保健品市場內需潛力巨大。”盧慶國指出,疫情讓人們的健康需求得以釋放。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保健品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4.8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5.67%。保健食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幾年有希望發展為超萬億的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不過,盧慶國也直言,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現狀不容樂觀,比如,缺乏真正的保健食品高科技龍頭企業;因媒體宣傳及科普不夠等原因,形成保健食品國產品牌國民信任度低,民眾青睞國外品牌保健食品的現象。
此外,近年出現一些國外委托中國廠商用國產原料生產成保健食品膠囊后出口到國外,到國外只是裝瓶貼上商標,搖身一變成為國外高價保健食品的業務。
“上述現象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國內保健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盧慶國呼吁,國家相關部門要鼓勵、支持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科學引導全社會正確認知國產保健食品,樹立國產保健食品品牌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
盧慶國建議,工信部重視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把保健食品產業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產業,在產業政策支持及產品研發、技術進步、功效研究市場推廣等方面給予更多措施支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保健食品注冊、審批給與鼓勵和支持。”在盧慶國看來,尤其要支持鼓勵媒體、科學家等積極宣傳報道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的原料及生產優勢,推介優秀企業,科普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對國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使國民正確、理性、客觀的認識國產保健食品,營造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氛圍,更好支持我國保健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庶正康訊,文章來源:《科技日報》)